共享经济就像是一场龙卷风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
2014年,共享经济萌芽于共享单车行业,ofo就是这场风口的主要制造者。2015年,摩拜单车迅速跟进,在此后的三年里,两家公司相爱相杀,一统江湖。
虽然小鸣单车、悟空单车、小蓝单车等也在此期间活跃,但终究逃不过是炮灰的命运!
2018年4月,估值上百亿的摩拜单车也坚持不住了,以27亿美金的价格卖给了美团。80后美女创始人胡玮炜一时间成为众多年轻创业者的偶像,因为我们的同龄人正在抛弃我们。
虽然胡玮炜全身而退了,但是在f轮投资的机构却亏惨了,投资金额腰斩。
另一边,ofo的90后创始人戴威想要再咬牙坚持一下。8个月后,戴威就变成了著名“老赖”。押金更是被传无法退还,这让曾经风光无比的小黄车终于低下了高昂的头。
共享经济巨头纷纷倒下,人们对于共享经济的未来充满了无限担忧。
而此时低调的“共享单车第一股”永安行却发来喜报,2019年,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增加3.69亿元——4.17亿元,利润或将超过5.3亿元。
为何一直很低调的永安行可以实现“屌丝逆袭”?
(1)老板孙继胜是60后,社会经验丰富。我知道大家一定会有无数的理由来反驳我,因为在互联网社会里,人的成功与否跟年龄是没有太大关系的。比如说拼多多的黄峥,年纪轻轻就已经身家千亿。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此时你是一个投资人,你会投一个年纪较大,经验丰富的中年人还是投资一个有着一腔创业激情却没有实战经验的年轻人?
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1982年出生,曾经是《每日经济新闻》的一名记者;ofo小黄车的创始人戴威1991年出生,创立ofo时还在北大读研究生,没有多少社会经验。
回到永安行身上,老板孙继胜出生于1968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60后。在创立永安行之前,曾在常州市自动化仪表厂技术科任副科长职位。60后的孙继胜在自动化厂工作过,因此他对于自行车使用的自动锁的研究要更加深入一点。
无论是专业还是社会经验,孙继胜都要更胜一筹。
(2)成立时间早。永安行成立于2010年,比ofo早了4年,比摩拜单车早了5年。有了时间的优势,才给了永安行更加从容的铺货时间。
如果永安行也在2014年之后成立,那么永安行能不能活下来还真的不一定。因为永安行采用的是非常稳健的融资策略,追求的是一步一个脚印。
永安行虽然在2010年成立,但是在2016年才完成第一轮融资,加上2017年上市,公司一共融资了三轮。
而反观ofo,在2017年之前,公司已经完成融资8轮融资,融资额度在100亿人民币左右;摩拜单车也不甘示弱,在2017年之前,公司也完成8轮融资,融资额度保守估计也在100亿人民币以上。
在资本如此凶猛的当下,永安行是很难有招架之力的,好就好在成立较早,有了先入为主的优势。
(3)有桩模式更可行。互联网行业追求的用户的极度体验感觉,而共享单车为了解决的就是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事情,因此,采用无桩模式会更加便捷一点。
事实上,无桩模式在共享单车风起云涌的时候,那是主流模式,因为实在是太方便了。最后方便到这些自行车都变成了用户的私家车辆,自行上锁、拆座等行为时有发生。
随着这种行为越来越多的发生,这就造成了共享单车分享效率的极度下降。
正应了古人的那句老话“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通过交了上百亿的学费之后,我们才知道,原来人心是如此的难以满足和计算。
共享单车的那个桩恰恰是人心与便利性之间的平衡点。
(4)商业模式清晰。永安行在创立之初就非常明确的知道要赚的就是用户的骑行费用,这就是永安行最初的商业模式
ofo、摩拜单车则把姿态摆的非常高,我们不靠押金和骑行费用赚钱,还要给用户大大补贴。
结果在推行过程中发现,公司空圈了上千万的用户,但是却不知拿这些用户如何实现盈利,这是非常头疼的一件事。
这要是放在20年前,拥有这么多用户,随便做做钱就来了。可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它们发现它们除了会通过骑行费用赚钱外,别的啥也不会了。
可是问题就在于公司每个月都要烧掉好几亿来补贴用户,公司一直处在财政赤字的状态下,公司倒下,似乎是早晚的事情。
永安行在走出了前期的盈利模式后又陆续开始向生态模式发展,目前公司已经有智能锁、监控仪等智能设备。未来公司还将向衣、食、健康领域发行进攻。
商业的进程中,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但是却可以从它们的失败中汲取到很多我们需要的营养。愿每一个创业者都能梦想成真!
© 2025 郯城公共自行车 技术支持: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